最新目录

一个教5年以上高中数学的老师,做高考卷能考到

来源: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5-12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在回答问题前,我们先理清一些要点。 首先,这位高中数学老师的专长就是数学,在大学期间他也学过高数等更深奥的数学知识。能在高中任教,学历最低要在本科。而且在毕业找工作

在回答问题前,我们先理清一些要点。

首先,这位高中数学老师的专长就是数学,在大学期间他也学过高数等更深奥的数学知识。能在高中任教,学历最低要在本科。而且在毕业找工作时,他肯定会对高中数学教材进行深入了解,备课、写教学计划等,从大四开始就要反反复复做这些工作。连续五年的教学,他对于整个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可以说是非常了解,面对学生们的提问,他通过思考帮助学生解答问题。可以说这位老师对于各种各样的数学题都研究得很透,学生们不同的问题也可以帮老师找出不足。所以说高考的数学题对于这位老师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难题,那他能否考140分以上?

高考数学是有时间限制的,这就考虑到熟练度的问题。一些简单的题目老师在课堂讲了无数遍,不断重复就好像记乘法口诀一样,早就刻在心中。老师一看这些题目就知道如何快速解题,难点就在于后面的题目。学生们每天都在实战做题,老师可能没有时间做题,要批改试卷写教学总结等工作。后面题目的解题思路很重要,思路理清了,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老师如果不常做题的话,能否可以在规定时间答完题?答案是肯定的。因为老师在平时讲题的过程中其实已经是整理了一遍自己的思路,一道题弄懂不难,最难就是教会别人。在这一过程中,你必须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思路,任何一个步骤都要非常熟练,在讲的时候才会让学生能听懂。在这一传授与接受的过程中,老师其实已经是做了一遍这道题。

教了五年以上高中数学的老师在规定时间去做高考题,考140分以上是没有问题的,但要考满分就很难。如今的社会,飞速运转,稍不留神,就会落伍,甚至被时代抛弃。因此,不同的人,在不同的岗位上,扮演着不同的角色,就得付出不同的努力,应对不同的挑战。

比如,学生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学习,因此,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学习知识、应付考试上,他们身上的每一根弦都在为学习、应试而拨动,所以在应对考试时,他们就能百分之百的投入,从而凭借自己扎实的功底考出好成绩。

而老师就不同了,因为老师的主要精力除了应对本职的教学外,还得应对来自社会、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挑战,这是没有办法的事。因此,假若让老师用同样的时间去做自己任课的高考试卷,就不一定能考出好的成绩。

1、假若这个老师是个"教学狂”,心中想的只有自己的任课专业,并时刻专注于自己的课任知识,力求传道授业精益求精。那么,要这样的老师以同样的时间解答高考试卷,定能考出好成绩,甚至能考出满分试卷。

2、假若这个老师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,而心中关心和关注的主要是其功名利禄,那么要这样的老师去应考,定不会考出好成绩。

而今的社会现实中,这样的老师比比皆是,并不言过其实。

3、当然,假若提前与老师明示,要他与学生一同参加自己所教学科的高考应试,那么,此时的老师自会与学生一样花时间和精力去备考,再加上又是自己所教的学科,存在一定的优势,这样一来,老师就定会考出较为理想的成绩。

我知道,"师者,传道受业解惑也”,没必要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老师,看待老师。

讲一件过去的事吧,应该是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。那个时候还没有互联网,如果有互联网的话,我相信会有记载的。

当时的传说是,1973年,辽宁省下乡知识青年张铁生被推荐参加大学考试。张铁生交了白卷。应该说他交的不是白卷,他答不上题,觉得很失望,在背面给“尊敬的领导”写了一封信。信的大意是说他参加集体生产没有时间复习功课云云。坊间传说当时辽宁省领导把考卷给高校的教授做。教授也没有及格。

我绕了这么半天,想说明什么意思呢?那个年代,评上教授应该有五六十岁了。高中的数理化已经30多年没用过了,你让他答高考数理化卷,他能及格吗?另外提的这个问题非常模糊:高中老师是不是应该分年龄大小?是不是20多岁、30多岁、40多岁、50多岁的都有?高中数学老师是不是也有男老师和女老师,有性别之分?

故事分析:

我是一名10年教龄的英语老师,我承认自己做不到每次英语都能考到140分以上,丢分的项目可能会出现在听力,阅读理解以及作文当中,我们英语组的同事也都很难每次都能做到很高的分数。因为考试时间有限,在听力,阅读以及作文方面可能会存在理解上的误差,在快速的思维过程当中稍微出现一点偏差,题目就做错了。

文章来源:《数学的实践与认识》 网址: http://www.sxdsjyrs.cn/zonghexinwen/2021/0512/571.html



上一篇:浅析:幼儿园大班自然资源与数学的结合
下一篇:数学科普类书籍推荐,学好数学的第一步。(含

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投稿 |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编辑部|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版面费 |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论文发表 |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数学的实践与认识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