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目录

2021届中考数学复习指导,中考的目的不是满分而

来源: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3-1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我们复习备考的目的是什么?怎样复习?怎样培优辅差?学生暴露出典型问题的什么? 我们复习备考的目的? →尽可能多得分→抓基础(四基)→分类突破(细做低易题、稳做中档题

我们复习备考的目的是什么?怎样复习?怎样培优辅差?学生暴露出典型问题的什么?

我们复习备考的目的?

→尽可能多得分→抓基础(四基)→分类突破(细做低易题、稳做中档题、量力高难题)→差异化教学(培优辅差?)

一、怎么复习?

基础复习、专项复习、模拟训练(混搭使用)

1.基础复习:全面快速,建构体系(模糊的概念要明晰,遗漏的知识要弥补,基本的技能要夯实)→以选择、填空为主打,查缺补漏,巩固所学,做到基础知识全覆盖

2.专项复习:提炼方法,夯实技能→专项的确定不能仅仅依赖教辅资料,更应该来源于中考(中考的特点:稳中求进,梯度设计分层把关)和学生实践(数式计算、解直角三角形、统计与概率、应用题、几何专题、函数专题)

3.模拟训练:考试心理指导、考试策略指导、解题方法指导(代数方法、几何方法)→审题?思考?表达?

一、考试策略指导

“拼会的,不失分”——必须坚持的原则。“拼”表现在做题的选择和时间的安排上先做“会”的,需要花时间静下心来思考的放在最后去处理。

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?依据是中考的特点:梯度设计、分层把关,是速度考查与难度考查相结合。应把最旺盛的精力和专注度奉献给“会”的题,以最有效的时间去完成“会”的试题,这是最聪明的选择。

速度考查表现在:①思路的快速形成;②表达的快速规范

------功夫在平时,形成条件反射

难度考查表现在试题的综合性、应用性和创新性上,在熟悉中考陌生(陌生的背景、陌生的形式、陌生的问法)——其背后是陌生中考熟悉(熟悉的知识、方法、思想)。靠的是平时的积累,以往的经验------关联性思考

中考的目的不是满分而是尽可能多得分

原则:“保本”不容置疑,“攻坚”量力而行,立足一次成功,力争高上水平

分享

①得分辩证法: 不求多得,但求少丢,

只有少丢,才能多得。(舍得)

②高分真经: 细做低易题,一分不浪费;

稳做中档题,努力保全对;

量力高难题,避免全不会。

二、学生能力要靠针对性的训练

平时对学生的要求:

①功夫靠平时:修炼“三化三清”

三化:心理常态化、学法习惯化、思维本质化

三清:审清、想清、写清

②态度:认真听讲;积极思考;查缺补漏

③方法:认真做题;揣摩感悟;提炼方法

④指导:如何审题?(勾划,标注)

如何思考?(条件作用与结论启发)

如何规范书写?(逆推顺写;示范)(逻辑严密,层次清楚,简明扼要)

三、考试心理指导

1.克服“急”、“慌”、“忧”不良情绪。

“急”——就怕时间来不及

“慌”——就怕难题做不起

“忧”——就怕成绩不咋滴

①这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

②中考最佳的发挥就是稳定的发挥,心态调整得好,有可能超水平发挥,若心态不好,往往容易发挥失常,造成超级不发挥。

③抓住了“基础”就抓住了稳定的发挥,

2.就抓住了录取线

④痛改“习惯性丢分”

3.考试前的几分钟,别忙着做题,而是先浏览试卷和答题卡。

4.答题卡的填涂

①选择填空不要做一道涂一道,这实际不科学,浪费了时间。

②解答题直接书写,关键处先打打草稿。

5.没有把握的题看都不要看,因为只要看了那么一眼就再也放不开。

6.遇到综合性的试题,只有静下心来,审题、理解、思考,别无他法。

以下内容为付费内容46%

四、主 要 工 作

1、一切从动员学生开始(统一思想)

①学习、生活不能代替;我选择,我负责;功夫靠平时,将来靠自己

②方向比努力更重要

③态度决定一切,细节决定成败

④有努力,有希望,缩小差距不是梦

⑤能力需要经验的积累,感悟需要体验的过程,成长需要解题后的反思。(小结本、错题本、好题本——自主学习的习惯)

2、抓复习

① “限时专项训练”为主与 “专题精准扶贫”混搭

②素材:近几年遵义市中考题(主选材)

③内容微调,分层要求

落实专项训练,实现“多向聚焦,多轮强化”

“开窍”是概率问题,不是必然事件,是积累

文章来源:《数学的实践与认识》 网址: http://www.sxdsjyrs.cn/zonghexinwen/2021/0318/460.html



上一篇:1道初中数学竞赛题:求代数式的最小值,看似很
下一篇:高中数学, 最强【题型总结】23个深度几何专题

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投稿 |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编辑部|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版面费 |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论文发表 |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数学的实践与认识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